安宁市老年大学上“非遗”传“特色”
[作者:老干局发布时间:2020-07-13 15:39来源:中共昆明市委老干部局]

640.webp (2)

640.webp (3)

非遗文化在老年大学开课,既强健了老人体魄,又传承了传统文化,一举两得!日前,安宁市委统战部、太平新城街道、市老年大学、市文化馆联合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走进始甸社区老年学校课堂。

安宁扎染是安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扎染技艺是古老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1600年前的秦汉年间,古时称绞缬。安宁扎染传承了源于汉唐时期的绞缬技艺。多年来,杨成老师用古老的绞缬技法和染色方法,创作生产出各种扎染艺术品和产品,推广到全国各地。2016年,杨成老师被安宁市政府任命为安宁扎染传承人。

在始甸社区老年学校,杨成老师给平均年龄超过45岁的老学生授课,详细讲解扎染艺术的历史发展,介绍扎染设计、制版、拓印、缝、染色、拆线、包装等基本技艺。在杨成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还亲手制作扎染作品。经过7天的教学,52名学员掌握了扎染制作工序,能自主织出一幅幅作品。

近年来,为了将安宁市老年教育办好办强,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安宁市老年大学(含分校)特别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向广大学员收集学习需求及意向,书法、声乐、舞蹈、瑜伽、乐器、花灯、二胡等应有尽有,课程丰富了,老人们的学习兴趣也跟着提了上来。但在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培育办学特色研究上还欠缺。本次安宁扎染班本着就取材,聘请传承人为课程教师,不仅传承和弘扬了扎染这一优秀文化遗产,还培养了学员的创造力,激发了学员的审美情趣。同时,本次安宁扎染班的成功办班,也为探索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将本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提供了案例。

安宁市老年大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