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嵩明县离退休干部通过实际行动扎实推进“银发生辉”工程落实见效,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实践活动,积极为嵩明现代化建设贡献银发力量。
为各处送学 做政策理论“宣传员”
为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嵩明银发先锋宣讲团”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受众,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精心准备了宣讲课件,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广大群众心里;坚持用“乡音”传“党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农村、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采取通俗化、分众化、互动化方式,深入解读中央、省、市、县政策及重要文件精神。
走家串户,到地埂田间,以拉家常、交心谈心的方式,把中央、省市及嵩明县文件精神转换成群众爱听的“大白话”“实在话”,上门作宣讲,面对面解疑释惑,零距离倾听心声,宣讲接地气、有温度。
入户送学、宣讲下基层20余次,面向机关、党支部、社区(社团)、青少年宣讲30余次,覆盖12000余人;坚持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带头,常态化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他们忆亲身经历,讲述硝烟四起的战争年代,颂百年辉煌,讲述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话党史学习,讲述牢固信念的心得体会,通过讲述和交流,党员干部汲取到了红色力量,也为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交流提供了学习的平台,越来越多的离退休党员干部参与到活动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宣传员”。
下田间地头 做乡村振兴“耕耘者”
为有效推进银发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嵩明县离退休干部开展了“嵩明银发”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活动,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农业、林业、水务等单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中的高级农业师、林业师等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深入镇(街道)实地调研,为嵩明县产业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在嵩明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建立了“银发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站”,为农户送农资、送技术,助力春耕生产,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杨林镇核桃村委会困难群众春耕备耕的实际需求,开展送农资、送技术服务。
同时,组织老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就甜脆豌豆等绿色蔬菜种植现场“把脉问诊”、手把手教群众土壤改良和科学种植技术,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春耕生产压力,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切实增强了困难群众发展产业致富的信心与决心。
入街坊四邻 做社区治理“协助员”
为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城市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嵩明县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模式,让离退休老干部成为社区治理“合伙人”。
离退休干部在社区任党支部书记,为社区党建工作出谋划策;组建志愿服务队,进社区下乡镇送文艺汇演,丰富群众精神文明生活;龙泉社区嵩兰馨苑小区基于居民需求,社区组建了“奶奶志愿服务队”,她们年过半百,衣着朴素、佩戴志愿者袖套,每天积极活跃在各小区,穿梭于楼宇之间,打扫小区卫生、分类垃圾、制止不文明行为、调解家庭矛盾、协助社区工作、组织文化活动,为小区空巢老人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志愿服务活动,适时解决子女长时间不在家,独居老人生活无人照理的实际难题,不仅充实了自己的退休生活,还为基层治理注入一股“新鲜”力量。
到大自然中 做绿水青山“守护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安排部署,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嵩明县离退休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参与到牛栏江水环境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中。自发到麻箐水库等河潭库坝担任水管员;结合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河道垃圾清理、清扫街道、植树等志愿服务,一个个身穿红马甲的身影,为“美丽嵩明”“宜居嵩明”“幸福嵩明”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千千万万的银发力量,共同谱写出美好嵩明的新篇章。
(嵩明县委老干部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