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县老年大学坚持“政治立校”的原则,注重发挥示范领航作用,把学校建成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乐、为”融为一体的党性教育平台。着力做好“党建+”文章,立足工作实际,创新活动载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日常工作有机融合,实现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互动发展。
一、立足政治建校,坚持示范引领。寻甸县老年大学坚持党建引领校园活动,及时成立了临时党总支,定期召开党员大会,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现场观摩、重温入党誓词、学党史党规、看红色视频、听红色故事等活动,牢固树立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用好用活微信、短信多媒体形式,传达学习二十大精神及全国老干部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广大党员学员的政治素质。
同时,组织寻甸县老年大学“喜迎二十大,藏品叙今昔”藏品展,收集毛主席像章、毛主席语录、老山战役纪念章照片、唐山抗震救灾的纪念章、老军装、成昆铁路修建相关视频、民族特色服饰300余件,观看红色物件视频,追忆红色印记,用藏品重温旧时岁月和民族融合,展示时代变迁,勾勒出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让广大的学员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为二十大召开助力。
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整合老年教育资源、在办好现有市级示范老年大学的基础上,加大社区老年学校的建设力度,争取建好家门口的老年学校,就近就便满足老年人学习活动需求。
二、丰富课程内容,激发教学活力。在课程设置上,开设思想政治课程,提高学员政治理论水平,在校内桥牌班、智能手机班上实行课前3分钟的思想政治课,为老年学员和全校的教师班主任补足精神之钙,激发了内生精神动力;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坚持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把握学员思想动态。针对老年同志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问题,学校与时俱进开设智能手机班,智能手机班由学校的教务主任担任教师,学员为老年大学44个教学班的教师和班主任组成,课程内容由简单的软件介绍,到具体的功能操作,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给更多的老年朋友们带去很多便利,受到很好反响。举办寻甸县老年大学教师班主任二十大精神培训班,培训80人次。通过发挥学员党员的先锋模式和主力军作用,学校的教学活动更有活力,社会影响更有名气。
三、志愿服务活动,真情回馈社会。县老年大学党员学员在班上主动亮身份,将党的思想主张、方针政策融进文艺创作,并将这些好食粮、好作品通过“送戏下乡”“送戏进社区”志愿服务、文艺汇演等形式真情回馈社会,在寻甸县开斋节、花山节活动也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深受群众的欢迎。
成立了老年大学志愿服务队,积极参加创文、创卫、义务植树、进敬老院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参与县城卫生环境整治,为县城发展出力;通过义务演出给孤寡老人带去精神慰藉。
(寻甸县委老干部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