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余热 映初心 尽显桑榆风采——安宁市老年大学深化“银发生辉”探索与实践
[作者:老干局发布时间:2023-05-20 16:28来源:中共昆明市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安宁市老年大学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注重结合学员自身特点,通过“夯基——激源——拓广——立范——拓效”搭台建网,大力引导作用发挥,为推进深化“银发生辉”工程新实践注入“银发动能”。

夯实正能量之基安宁市老年大学坚持政治建校,将入学教育、主题教育、日常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开设时政课,并将其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每学期至少开课两次以上。依托“春城银霞之声”大讲坛,邀请党政领导、党校教师针对国内外时事热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作专题报告。学校定期不定期编印时事资料通过微信群发放至每个班级,组织学员学习。每逢双周,班长对所管班级进行课前10分钟时政教育。根据中央、省、市委的最新精神,学校及时编写宣传提纲发给班主任,请他们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宣传。校园内“一屏(电子屏)一窗(宣传橱窗)一墙(有声墙)一刊(校刊)”等媒介定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最新理论成果,引导学员与党的事业同心同向。

激活正能量之源“微课堂”,让学员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走上讲台,担任临时老师,以小时段、小范围、小讲座、小故事等方式进行微观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报刊宣读、政策宣讲、小组讨论等活动。根据社会的需求,鼓励骨干人才助跑社区文化团队,如送戏下乡等活动,让骨干人才“发光发热”。

树立正能量之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年大学更需要一批信念坚定、热心公益的优秀学员,由他们去发动、去引领、去作为,才能迸发出更强大、更多彩的正能量。2008年,市老年大学成立文艺志愿者服务队。十余年来,在市“四下乡”、“大手牵小手——诗词、书法绘画普及讲座进校园”活动、全市性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深拓正能量之光学校鼓励学员融入社区,开展各种形式志愿行动、公益行动。如太极拳班教师苏竹仙,十多年来在金方街道日月湖义务教授太极拳;今年78岁的李纪常老师,退休后,在市诗书画协会工作近15年。花灯班李玉珍利用在老年大学所学知识,组建了社区文艺队,参加免费演出二十余场……这些学员传递了正能量,发挥了正效应,使身边的社区环境、人文环境也变得更加和谐有序。同时,学校注重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鼓励学员在经济建设中发挥智囊作用,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在弘扬优良传统中发挥示范作用,为安宁市建设增添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深挖正能量之效持守正创新,不断丰富信息宣传载体,在原有《校报》《工作简报》的基础上,用好新兴媒体,先后开通学校、班级两级教学微信群、“安宁老干”微信公众平台。同时,依托《老年教育》杂志、《老干部之家》、《云南老年报》等载体,积极报送稿件,加强信息宣传力度,通过打出“组合拳”,打造立体化的宣传平台,让老年大学成为积极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

(安宁老年大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