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林县委老干部局从离退休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时代性要求出发,以党建引领推动离退休干部工作深度融入城市基层治理,有效增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整体效应。通过“三探索三促进”的方式,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老干部工作融入基层治理工作,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社区治理、融入老龄事业发展。
探索共建共享机制,促进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双提升”。深入盘活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离退休党支部、银发先锋之家、老体协、村(社区)老年学校、老年协会等阵地,绘制银色地图,供全县老干部及老年人开展各类活动;因地制宜开展“银景驿站”建设,以老干部活动中心为“银景驿站”中心站,将站点延伸拓展至乡镇和行业,积极发挥“虹吸”效应,打造共建共享的老干部工作综合体。通过离退休干部党建与基层社区党建相融相促,充实了社区基层党建力量,彰显了离退休干部党员在提升社区党组织组织力方面的独特优势,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号召力影响力,巩固了党在城市基层的政治基础。
目前,龙泉社区建有离退休干部党支部3个,86 名老同志在社区院落、楼栋等支部担任书记或委员,2019年12月水务局离退休党支部被评为全省第三批示范党支部,2020年12月税务局离退休党支部被评为市级银发先锋之家,2022年被评为市级模范党支部;2022年公安和法院离退休党支部被评为市级银发先锋之家,2022年法院荣获全市老干部工作突出集体。
探索功能型党组织建设,促进离退休干部党员作用发挥和基层治理能力建设“双提升”。按照“一方隶属、多重管理”的工作机制,将组织管理仍保留在原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党员,居住地就近编入现有的城市基层党组织,探索以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公益志愿等为纽带的各类老干部功能型小组,建立“趣缘型”的老年大学临时党支部,变一年“12天党建”为“365天党建”,做到离退休干部党员在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推广“五老党建联盟”建设,按类别分别组建各具特色的“五老”志愿服务队,形成统筹运作、统一管理、高效服务的工作合力;引导“五老”积极参加社区文化活动、文明新风活动、矛盾调解工作、守望相助活动,使离退休干部党员成为社区建设的主体力量、支撑力量和依靠力量,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石林县龙泉社区充分挖掘辖区资源优势,在税务局银发先锋之家建立“非遗”活动室,大力传承“彝族非遗”地域文化,实现了“弦歌不辍、传薪播火”。在老年大学建立了“法官工作室”“心理驿站”“健康小屋”,开展“党建沙龙”“我和党支部有个约会”等服务项目,成为了居民家门口的服务社。
截至目前,龙泉社区银发先锋之家、离退休党支部,参与各类志愿服务的离退休干部党员达1476人,认领项目数量319个,有效带动了各类老党员、社会老人、青年志愿者参与活动。“银发先锋之家”“心理驿站”“非遗活动室”“健康小屋”工作室已成为社区的地理坐标和正能量传播引擎。
探索作用发挥机制,促进离退休干部幸福感和居民群众获得感“双提升”。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特殊作用,建立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员信息库,鼓励引导老干部党员就近就便参与居住地党组织、临时党支部开展的学习教育;以“党建+作用发挥”为主要形式,实施红色引擎工程,组织老干部以实际行动为“红色物业”出力,鼓励老干部担任社区业主委员会和党支部成员,充当邻里间的“润滑剂”,营造老干部共治共建共创共享社区治理格局的有利环境。广大老同志自觉自愿、量力而行,发挥所长贡献余热,积极协助社区问民需、听民意、解民忧、纾民困,有效搭建了社区与居民的沟通桥梁。离退休干部党员在融入社区党建助力社区治理中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充分认可,在扎根社区、服务社区、奉献社区过程中实现了幸福晚年的“价值跃升”,老干部幸福感和居民群众获得感都有了显著提升。
同时,让有能力、有意愿参与社区建设的离退休干部党员继续到社区大舞台上展现新作为,不仅能让离退休干部党员更好地感受到自身价值的提升,而且让他们在社区能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为社区发展献智出力的意愿也就更加强烈。
近年来,龙泉社区选树表扬全省全市优秀志愿者段惠仙等各类离退休干部先进典型达10余人次,离退休干部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更加突出。离退休干部党员踊跃参与到疫情防控,创文、社会基层治理、民族团结、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有力支持了石林的经济建设。
(石林县委老干部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