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研究
【赓续荣光四十年】纪念昆明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40周年优秀作品选登(十二)——寻甸县离退休干部发挥优势作用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老干局发布时间:2023-08-23 16:18来源:中共昆明市委老干部局]

寻甸县离退休干部

发挥优势作用的实践与思考

寻甸县老干部老年人活动中心主任  汪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多年来,寻甸县坚持以“老有所为、奉献社会”为目标,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充分尊重离退休干部为寻甸发展贡献力量的真诚愿望,注重发挥老干部的优势特长,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积极投身到寻甸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中去。寻甸县委老干部局通过走访老干部,实地考察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一、寻甸县离退休干部的基本情况与优势

(一)离退休干部的基本情况

截止2023年4月,全县离退休干部数3599人,其中:离休干部23人,副县实职以上退休干部21人,享受副县级待遇73人。寻甸离休干部均为解放战争时期的干部,总体而言,离休干部年龄较大,平均年龄92岁,其中年龄最大者为97岁,年龄最小的也已经90岁,他们普遍比较关心时政、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参加过寻甸解放战争的离休干部们,对寻甸有着深厚的感情,时刻关心着寻甸的发展,参加活动和发挥优势作用比较积极。但近年来,因为身体状况的原因,参加老干部局组织的活动人数逐年锐减;县处级退休干部的年龄差距比较大,平均年龄为76岁,年龄最大为91岁的原政协主席杨传达,年龄最小为2023年2月刚退休的原政协主席肖正坤,县处级退休干部在发挥作用方面存在两个极端,退休时间长的县处级老干部在发挥作用、参加活动时都比较积极,相反,刚离开工作岗位的县处级退休干部参与活动的频率相对较少,需要两年到三年的时间去接受和开始融入离退休干部这个集体。

(二)主要优势
    1.在长期的革命和工作生涯中,铸就了寻甸县离退休干部坚定的理想信念。寻甸县离退休干部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质较好,具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自觉。离休干部们是生在复杂社会,长在革命年代,冒着炮火入党,靠着艰苦奋斗精神,克服各种困难艰险,赢得革命的胜利,锻造出了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退休干部们接受党的教育培养多年,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过硬的思想素质,他们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如96岁的离休干部马长选同志,在他的回忆录《我的入党故事》里写道:我的革命生涯考验和锻炼磨砺了我,我的一生见证了军民鱼水情深,见证了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发生的巨变,中国共产党在我的心中是最强大、最团结、最有号召力的党。寻甸县原政协主席赵志文同志,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后第一时间打印出二十大报告,原原本本读了三十遍,习近平总书记的观点论述,他随口就能背出来,老干部局组织的志愿服务,他随时都参加,他表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为寻甸发展贡献力量是自己的光荣。
    2.寻甸县离退休干部历经岁月的积累和沉淀,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寻甸县离退休老干部们大多从革命战争年代走来,历经寻甸重大政治事件,特别是寻甸作为一个民族众多、又是红军长征两次经过的革命老县,历史文化多样,民族问题复杂,各位离退休干部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符合寻甸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浇灌了寻甸这片土地,也收获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如94岁的离休干部杨汝贵、92岁的离休干部周子英,经历多次政治斗争严酷考验,跨越年代、经历过风浪,是党可以绝对信赖、放心使用的老党员,每次老干部局的干部去看望他们,他们都要说曾经在寻甸是如何干工作的,寻甸未来发展方向要注意些什么,他们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也关心关注寻甸县的发展;2019年8月退休的原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宝金同志,先后在寻甸塘子、羊街、甸沙、金所、仁德任职,后来又在政法委、县政府、人大任职,转战多个部门,担任多重角色,在基层治理、民族团结、县城建设方面能够提供很多思路和方法。
    3.寻甸县离退休干部都是从群众中走出来,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离退休干部来自群众、植根群众、代表群众,从群众中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在很多工作上,离退休干部比在职干部更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同样一句话,让老干部来讲,群众会更信赖;同样一件事,让老干部来说,群众会更信任;同样一个理,让老干部来论,群众会更信服。如原政协副主席李国兴同志,从工作到退休他一直主动融入群众,自觉回归群众,茶余饭后与群众打成一片,仁德街道大街小巷的老百姓都认识他也认可他,都愿意跟他反映问题,很多群众反映的疑难问题在以李国兴老领导为首的离退休干部奔走呼吁下,都得到了很好地解决,离退休干部不仅仅是群众的代表,更是群众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寻甸县离退休干部在作用发挥上的实践

多年来,寻甸县委老干部局坚持深入开展以“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发挥自身作用”的正能量活动,引导离退休干部走出家门,为讲好寻甸故事、弘扬寻甸精神、助推寻甸发展方面发挥优势特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上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寻甸县委、县政府坚持春节走访慰问老干部及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邀请老干部列席制度;每月15日县级领导和部门乡镇主要领导向老干部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坚持每年“两会”前夕专门邀请副县级离退休干部参加《人代会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每年敬老节县四班子领导与离退休干部代表座谈,向老干部通报全年工作情况,鼓励老干部积极建言献策,畅通老干部意见建议收集渠道。近年来,离退休干部先后就寻甸脱贫攻坚、城市建设、教育医疗、老年事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方面提出了多条建议,均得到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采纳或回应。2022年1月,97岁的离休干部宋希颜就七星镇文笔塔开放的事情向县委、县政府领导提出意见建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研究宋老的意见,2022年2月县委宣传部李江萍部长就文笔塔开放问题在老干部通报会上专题作了说明。2005年9月,昆明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昆明市乡镇撤并工作意见的通知》昆政发〔2005〕9号文件,要求把金源、甸沙合并为一个乡,为乡政府设置在金源还是甸沙,干部群众反映强烈,产生了很多矛盾和问题,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艾良清同志奔走呼吁,最终金源、甸沙两乡未合并。

(二)在红色旅游发展和县域品牌打造上发挥宣传推介作用

县委老干部局定期组织离退休干部和老年大学学员举办各种文艺演出、送戏下乡、成果展演,通过以歌曲、舞蹈、小品、诗词歌赋等艺术形式,把红军两次过寻甸的小故事、寻甸红军时期的英雄形象搬上舞台,通过诗词书画家们的笔把鲁口哨4.29渡江令发布地遗址、柯渡长征纪念馆、凤龙湾小镇描绘出来,积极把寻甸的红色旅游和县域品牌推介出去;注重发挥离退休干部“活党史”的资源优势,在老干部中寻找擅长演讲、会讲红色故事的“银发人才”,通过走进社区、学校宣讲,把寻甸历史、文化宣讲出去。在昆明、曲靖和地州居住的离退休干部们,始终关心寻甸发展,积极向身边的人推介寻甸、宣传寻甸。91岁的离休干部杨慧姝同志参加过嵩明地下党民青组织,现在是曲靖老年大学艺术团的团长,其大哥曾经是朱家壁带领的地下党,杨慧姝同志在参加边纵三支队和六支队的离休干部聚会和曲靖老年大学艺术团的各项活动中,积极宣传寻甸红色旅游、凤龙湾小镇、凤龙山的大樱花,在她的大力宣传推介下,最后促成了2022年7月曲靖部分离退休干部自发到寻甸县凤龙湾小镇、鲁口哨调研走访之行,寻甸的发展情况也得到了各位老领导的赞誉。

(三)在关爱下一代和志愿服务上发挥骨干带动作用

原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正良等老干部,以关工委为平台定期到各乡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积极协调联系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为孩子们送去温暖与真挚的祝福,并给留守儿童发放书包、字典等学习用品,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方荣益、王永祥等老干部,每年春节前夕都会组织离退休干部到各个乡镇开展送春联志愿服务。县委老干部局联合林业草原局坚持每年组织离退休干部植树造林,号召广大离退休干部积极参与守护绿色生态行动。近年来,县委老干部局结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了助力“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云岭银发助力疫情防控”“爱国卫生我来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离退休干部们穿上红马甲,戴上袖章,深入公园广场、居民小区开展不文明行为劝导,带动党员干部和群众为大美寻甸建设发挥作用。县老年大学通过送戏下乡,到敬老院文艺演出等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今年91岁的离休干部蒋成国同志,十年前青龙山还没有修路的时候,山路窄而险,遇到下雨天泥土滑坡,当时青龙山有一眼清泉,老百姓喜欢去取水,蒋老在一无资金、二无帮手的情况下,古稀之年的他每天天微亮就扛起锄头开挖山路,整整半个多月时间,终于拓宽了一条像样的山路,他说:“能为群众做点事情,造福子孙,我很快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时,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当时85岁的艾良清老干部,不仅主动参与到疫情防控中,还把1万元现金送到组织部捐赠给抗疫一线,全县离退休干部为抗疫累计捐款180余人次,共计36450余元。

(四)在老年教育和老年文体活动上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县教体局原副局长、县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74岁的保明轩同志退休后继续为寻甸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发挥余热,受到省教育厅、省农村智力开发领导小组、昆明市总工会、曲靖地区教委等上级部门的多次表彰。2022年担任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以来,研究探索出一系列工作制度和措施,打开了工作局面,为寻甸县老年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寻甸县武装部原部长吴占喜同志,在担任老体协、门协主席以来,十几年雷打不动的每天早上7:00左右就到县老干部老年人活动中心,动员老干部老年人走出家门,参与到体育健身运动中来,在他的组织领导下,老体协和门球协会焕发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参加两个协会活动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赛制完善,专业性强,曾率寻甸县数个老年门球队到几个省市区、韩国和台湾参加门球比赛,所带门球队在几个省市获奖,还有一次取得了全国门球冠军赛名次。2013年,吴老因成绩突出还被省门协评选为“先进个人”。

(五)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促进和协调作用

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艾良青老干部退休后,始终把家乡群众的生产生活作为自己退休以后的重点工作,积极争取上级的关心支持,建成金源大吊桥、金杨大桥,修通金杨公路,架通从凤仪到金源高压输电线,帮助金源争取项目治理沙湾大沟泥石流,复垦土地,帮助灾害村实现易地搬迁,协调资金帮助下五里松村解决人畜饮水困难。2017年至2019年脱贫攻坚期间,艾良清同志积极呼吁身边的亲朋好友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自己多次深入家乡金源帮助贫困群众,针对脱贫攻坚期间存在的问题,撰写多篇调研报告上报,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脱贫攻坚助力。近年来,寻甸县坚持依托寻甸县老科协、寻甸农技协联合会、县农业局、县畜牧局等在人才、信息、技术、专业等优势,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如原畜牧局局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高级畜牧师刘辉坚持到乡镇开展生猪养殖技术培训,从猪场场址、猪种方面的选择、生猪养殖的防疫防治、生态养殖技术推广、生猪的市场分析及营销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为当地干部群众进行生猪养殖技术专题辅导。

(六)在文史研究和革命遗址保护中发挥推广普及作用

寻甸县副调研员马开尧老干部已经81岁高龄,退休21年,笔耕不辍,退而不休,深入研究寻甸县人文地情、民族文化,至今已编著史、志、文学类书24部,其中,退休以后编著11部,如《寻甸回族志》《客籍马始祖墓园修缮保护纪实》《寻甸民族文化》等,均是他退休以后编写,《寻甸回族志》获昆明市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先后组织4次赠书活动,将万余册图书发送到全县100多所中小学校,1996年、2004年两次被评为先进个人,获云南省人民政府表彰,2012年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荣誉表彰,2013年获寻甸县首届“凤梧人才奖”荣誉称号。原政协副主席李国兴从2013年10月至2021年11月担任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为做好红色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主动作为,超前谋划,先后到柯渡、先锋、七星、河口、仁德等乡镇实地进行调研,当时七星镇鲁口哨“4.29渡江令”发布地不为后人所知,李国兴老干部向县委主要领导详细报告了七星镇鲁口哨“4.29渡江令”发布地遗址的历史意义、保护开发设想,积极向上级部门协调并邀请省委宣传部、省市委党史研究室的主要领导到鲁口哨实地考察,最终促成了七星镇鲁口哨“4.29渡江令”发布地遗址的开发保护。

三、存在问题

(一)对离退休干部发挥优势作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虽然我们一直都强调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但是从社会层面讲,整个社会没有真正认识到离退休干部群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力资源宝库,他们拥有的工作经验、群众优势、威望优势是在职干部不可替代的。从老干部自身层面讲,退休以后所遇到的生理和心理的落差,让部分老干部逐渐消沉,甚至不愿意走出家门,在积极为寻甸发展贡献力量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带头作用。

(二)离退休干部发挥优势作用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存在断档风险

寻甸县23名离休干部均已经90岁以上高龄,都存在潜在的疾病,特别是近两年,离休干部住院的频率越来越高,部分离休干部已经是长期生活无法自理,在发挥优势作用方面越来越力不从心。目前,退休干部是发挥优势作用的主力军,但少数离退休干部对发挥作用热情不高,退休以后不想再抛头露面、奔波操劳,还有部分老干部认为退下来给子女带带孩子就是自己晚年生活能发挥的最大作用,而没有去考虑如何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少数老同志对自己信心不足,觉得能歌善舞才能发挥作用,自己缺少一技之长,很难再发挥作用。

(三)体制机制不健全,缺少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的平台

很多老干部非常关心寻甸县经济社会发展,希望自己能得到应有重视、发挥应有作用,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发挥,从什么平台去发挥;现在老干部工作存在老干部局单打独斗的尴尬局面,很多单位认为发挥作用是老干部自己的事情,无须组织和引导;还有部分离退休党支部觉得组织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风险大,出现事情怕老干部家人找茬,既麻烦也不讨好,还是不要去淌这个浑水。

四、下一步工作思考与建议

(一)社会氛围上,要打造典型引路,志在奉献的良好氛围

以树立宣传老干部发挥作用典型为抓手,重视对老干部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培养、宣传、表彰,继续坚持申报“春城银霞”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队和最美志愿服务之星。注重宣传引导发挥新媒体作用,积极把寻甸县发挥作用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典型事迹推荐给寻甸党建、昆明老干、云岭先锋等媒体平台,通过广泛的宣传,增强离退休干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离退休干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浓厚氛围。

(二)工作思路上,要教育引导,兴趣与激励并举

制定寻甸县《关于加强干部荣誉退休制度建设的通知》下发,明确干部退休前,各单位党委(党组)负责人与退休干部进行专题谈话,与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联系做好服务衔接工作,并根据新退休干部的专长特长,及时纳入退休干部人才库,鼓励他们到社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报到,就近就便参加志愿服务,组织引导他们积极发挥作用;老干部工作部门要经常性地举办专题讲座、座谈访谈,邀请老干部参加通报会、单位工作专题报告会等,做到退休不褪色,思想常新、理想永存,根据离退休干部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组织开展“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引导老同志正确认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意义,认识到利用自身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是奉献余热、回报党和人民的积极体现,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平台保障上,要健全制度和打造阵地相融

县委老干部局要建立与五个涉老组织和各单位老干部工作部门的沟通衔接联系制度,为老干部发挥作用提供必要平台保障,打造“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老干部党校”和乡镇(街道)老年大学等四个阵地,推动老干部作用发挥向“唱响主旋律、增添正能量、共筑中国梦”聚焦。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组织活力,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结合重要纪念日、传统节日、重要工作等时间节点集中开展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明确每月固定一天为离退休干部志愿活动日,形成常态化机制,各单位为老同志开展服务工作提供物质保障,着力打造“寻甸县银发志愿队”服务品牌。

(寻甸县委老干部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