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老人正“青春”
安宁市老年大学 王卫东
20年如歌岁月,记下了这所大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安宁市老年大学成立于2003年8月。新校位于安宁市连然街道湖滨路33号,由安宁市原图书馆改造而成。
今日,安宁市老年大学,交通方便,位置优越。空气清新,如置画中。学校建筑面积6904.53平方米,教学面积4100平方米。学校安装了校园监控设备并联网,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书法、绘画、器乐等专业教室安装了智能教学设备,音乐专业购置了钢琴,根据需要增建了摄影室和书画创作室。校园里琴声悠扬,歌声嘹亮,舞韵依依,翰墨飘香。多才多艺的老友云集,健康欢快的氛围浓郁,这里是学员们温馨的家园。
温馨家园
一进老年大学二楼展厅,一股墨香扑鼻而来。展厅里有113幅作品,书法作品有楷、草、隶、篆,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绘画作品有国画、水彩画、油画,笔墨淋漓,色彩斑斓;摄影作品妙思佳构,视角独特,动静兼备,平中见奇。很难想象这些作品竟然出自那些“半路出家”的老年学员之手。
在这里,书法、绘画、声乐、摄影、舞蹈、太极、瑜伽等载体,已经不是老年人消遣打发时间的依托,而是他们求知学艺、充实自我、寻求归属的精神。
近年来,学校建立教育、教学、财务等3类35项规章制度,并不断修订完善。学校、教师、班长和学员骨干构成了学校管理的框架。专任教师是连接学员与学校的桥梁和纽带,班长是直接管理班级的领头人,骨干学员是示范带动的排头兵,形成了“校领导抓全校,专任教师抓专业,班长协助管理学员,班委会示范引领”的学校、教师、班长、班委会“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规矩而后方圆,虽是老年群体,但学员们并没有倚老卖老,而是自觉遵守制度,服从学校管理,学校已成为安宁市老年朋友老有所学的课堂,老有所乐的舞台,老有所为的阵地。
求知校园
走进安宁市老年大学,就走进了老年学员们的精神世界。
学员们原来在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岗位上,许多兴趣和爱好被淹没在忙碌中,淹没在岁月里。如今,他们曾经的喜好又在春风中得到悄然萌动,淹没的才华又得以重新绽放。
喜欢唱歌的,在这里一展歌喉;喜爱泼墨的,在这里游弋山水;喜欢乐器的,在这里行云流水。老年学员与时俱进,挑战自我,刻苦学习,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节拍。不会电脑的,学会了上网,甩掉了“科盲”的帽子。智能手机运用不熟练的,通过老年大学智能手机技术应用系列课程,学会了熟悉操作智能手机。
老为田园
自2015年第一次组织参与市“四下乡”活动以来,安宁市老年大学就不断践行志愿服务理念,引领带动广大师生在取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广泛开展老年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红”同沐“书香风”
连续7年,坚持组成送戏下乡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参与市“四下乡”活动。2023年春节前夕,市老年大学组织80余人次深入街道、社区、森警大队等30余处开展义写春联和“福”字志愿服务。义写春联和福字现场,面对群众热烈期盼,老年大学的“书法家们”热情高涨,精心创作一幅幅寓意喜庆、祝福吉祥的春联和 “福”字。市民们围在桌旁有序排队等候,现场春意融融,大家喜笑颜开,拿到春联和“福”字的市民们乐滋滋地将春联铺在地上仔细欣赏,等着墨迹晾干,铺满桌的对联和“福”字将整个活动场地都映红了,浓浓的年味儿让大家提前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据不完全统计,此次送出春联和“福”字2000余幅,受惠市民达3000余人。
“夕阳红”共赏“文艺风”
2023年1月16日,安宁市老年大学联合连然街道螳川社区走进东湖尚居开展“送文化进社区”首场文艺演出活动,13个节目,为市民送上视听盛宴。安宁市老年大学坚持每年春节期间,精心组织送文艺进街道、进社区、进单位志愿服务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小品、花灯等演出形式把文艺文化送到群众身边,把欢声笑语送到百姓家中,深受基层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文化红”携手“传承风” 2019年起,每年携手开展以“现场讲授诗书画知识和技巧、教唱红歌、老少同台展示”为内容的“传统文化进学校活动”。与孩子们近距离交流,让孩子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互助红”传递“爱心风”
在自发自愿原则,学校倡导开展献爱心慰问活动。舞蹈班、花灯班等送戏到鑫湖医养中心、八街敬老院、连然敬老院;自发捐钱购物购水果到连然狮子山敬老院、新发村敬老院慰问;本班教师、学员生病住院,学员自发组织到医院看望……
“太极红”倡导“健康风”
每天清晨7时30分,家住金方街道望湖社区的苏竹仙(安宁市老年大学太极拳教师)穿上运动装,提上录音机,准备出门了。10余年来,她在社区内免费教授太极拳,受益群众达2000多人次。跟苏老师学拳的大多是离退休人员,年老体弱,记忆力差。苏老师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教学方法。她将一个动作分成几步,让老人分解练习,并制定了复习、操练步骤,让老人们学得快,记得牢。为替老人纠正姿势,她不厌其烦,一遍遍地示范,经常累得满头大汗。看着苏老师的认真劲儿,不少人劝道:“过得去就算了,何必呢?”但她说:“看着很多人拖着病体来练拳,通过锻炼身体强壮了,我乐在其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老年大学作为实施老年教育的专门机构,就必须回应老年人追求幸福生活的心声。为此,安宁市老年大学唯有在不断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学校的发展品质,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提升办学水平,让老年朋友们老有所学,对生活充满希望,形成老有所乐的浓厚氛围,彰显出老有所为的价值力量,用最好的精神风貌唱响新时代、追逐幸福梦,共同绘就最美夕阳红!
(安宁市委老干部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