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研究
【赓续荣光四十年】纪念昆明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40周年优秀作品选登(十八)
[作者:老干局发布时间:2023-09-11 10:20来源:中共昆明市委老干部局]

圆梦老年大学五华老年大学声乐班学员

陈丽

从来没有想到过,花甲之年以后,我还能跨进大学校门学习声乐。

童年时代,每当放学路上或经过某处,听到收音机里播放郭兰英唱《我的祖国》时,我总会停下来,静静地伫立在原地聆听:“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甜美的歌声,轻轻地流淌过我的心田,仿佛炎炎烈日下,饮尽一杯甘露。她唱得那么动听,是怎么学的?我心底里常常叩问自己。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在重庆读书。一天,与几个志趣相投的同学去沙坪坝电影院观看新上映的影片《海霞》。返校途中,沉浸在电影情节中的我情不自禁地边走边唱起了片中插曲:“大海边沙滩上,风吹榕树沙沙响。渔家姑娘在海边,织呀嘛织渔网。”歌声刚落,一路同行的同学都用惊讶的目光盯着我,系团支书直言:“呀!陈同学,你来读啥子理工科大学嘛,你应该去就读音乐学院,发挥你的特长,你们说对不对头?”其他几个同学跟着附和:“对头,对头。”说者无意,听者有意,从那时起,同学的话就时常有意或无意地掠过我的脑海。因为自小我就特别喜欢唱歌,我多么渴望能走进学习声乐的专业院校,去探寻声乐唱得动听的奥秘啊!但梦想归梦想,那个年代思想保守的我真不敢想象,放弃好不容易获得的学习机会,另择其他职业……三十多年过去了,学习声乐成了我追寻的一个“梦”。这一转眼便到了退休。

与国内绝大多数退休女性一样,在职时我忙,退休后更忙。买菜做饭,洗衣抹屋,还要带好孙女。琐碎的家务劳动,让自己身心很疲惫,没有内在的动力。

一天,朋友朱艳芳和我聊起学唱歌的事,热心肠的她极力推荐我去试听几节五华老年大学钱勤华老师的声乐课,并且告诉我说“上钱老师的课,你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不同的收获的。”分手时,艳芳还叮嘱我道:“下半年五华老年大学声乐专业又重新招收新一届学生了,各学科都是实行网上报名,你如果想要报钱老师的声乐班,就要事先做好网络报名准备。”

第一次去五华老年大学上声乐课,我提前了四十分钟到校,才跨进教室门就愣住了,教室里摆放的课桌椅子,已经坐满了一大半的学员。一位气质儒雅的高个中年男士正站在教室前。有学员拿着教材走到黑板前,向男士道:“钱老师,这条试唱练习我不会,能教教我吗?”只见男士转过身,微笑着很绅士地做了个抬手请的动作,说:“来吧”。然后走到已打开琴键盖的钢琴前,坐定,熟练地在钢琴键上弹了一串音符,然后站起身来,逐句逐句教学员唱起来。隔了一会,男士又走到前排就坐几个学员面前说:“你们都是老学员了,试唱练耳是声乐学习中很重要的环节,还有哪位同学想要还课的?”这时候我才猜到,眼前这位平易近人,教学严谨的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钱老师。

人一生中总会遇到许多的老师,然而像钱勤华老师那样敬业,用艺教人,用德感染人的老师,是我遇到的最好的一位。

每次上课,钱老师都照例会提前一小时至40分钟来到教室,把当天要学习的内容写满黑板,整理好教案,绝不耽误正课一分钟时间。有时候钱老师还利用这段时间让学员还课,带领学员学习打节拍,唱音程。他特别鼓励同学还课,常常严肃地强调:“还课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好手段,也是练胆识的机会,不能错过哦。”

课堂上,钱老师针对中老年人学习声乐的特点,将复杂、枯燥的声乐理论,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话语表达出来:“打开喉咙,吸气歌唱……无论是唱美声、民族或是通俗,任何一种唱法,都得讲究科学发声方法。

怎样才算打开了喉咙,做到咽腔、胸腔、鼻腔为一体地打开呢,钱老师从点滴入手,从细节处抠,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倾囊相授学员,并用扎实的功底给学员做示范。“要像闻花一样深呼吸,半打哈欠,口腔牙关要打开。练声时要像歌唱时一样兴奋,眼睛里要有光,看出去。声音要统一,线条要流畅,气息要保持住。唱高音时千万不能提肩膀,气吸要往下放,腰肌的力量要支撑好……”

几堂课学习下来,自己感觉精神焕发,渴望学习声乐知识的心情越加强烈。

2019年9月3日是我人生中难以忘怀的一天,生命的旅途中给我注入了新的内容。我终于在老年大学当下“一座难求”的激烈竞争中,进入到了五华老年大学声乐专业,成为钱老师班上的一名学生。五华老年大学为老年人终身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里圆了我多年想学习声乐的梦想。展望三年多来的学习道路,让我充满了对声乐的无限热爱和向往,让我对学好声乐增添了信心。

少有夙愿叹未成,

老年圆梦真精神。

无畏学道路途难,

定让硕果满枝藤。

(五华区委老干部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