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五华区积极探索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优化模式,进一步健全制度机制、改进方式方法,用心用情做到“三贯穿三着力”,做精做优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
将政治引领贯穿于“四就近”建设之中
根据离休干部年龄、身体状况、居住地等因素影响和制约较为明显的实际,在篆塘路51号院成立了老干部活动中心篆塘路51号活动分站和云岭爱心敬老服务站,同步创立了篆塘路51号院“兼合式”党支部。整合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资源,搭建离休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的平台,为身边的居民群众、基层组织发挥银发作用。在区老干部活动中心打造以“红色走廊”“红色园地”“红书阅览室”“红色广播站”为主体的红色教育基地,为离退休干部提供就近的学习平台。
将政治引领贯穿于教育学习之中
夯实助老员送学习制度,定期收集整理重大会议重要精神和中央、省市区相关文件精神,加强对离休干部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不懈地用最新理论成果加强离休干部的思想武装。积极引导离退休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将政治引领贯穿于活动之中,开展“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我看脱贫攻坚新成就”“银发人才为五华发展建言献策”等系列主题调研活动。组织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五华区离退休干部纪念建党九十九周年”“感恩伟大祖国、增添银发正能——五华离退休干部庆祝建国71周年”书画摄影作品展。开展“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专题调研、“向党说说心里话·银发皓首颂党恩”主题活动和“百年百忆 五华新韵”照片展等系列活动。
着力推进学习教育精准化
多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对于能集中学习的老同志,通过学习班、座谈会、实地观摩等形式,有计划、定班次开展学习活动,提升学习效果;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同志,采取送学上门、微党课等形式,把学习材料送到老同志手中,及时传递党的声音。搭建“线上+线下”学习平台。开通了离退休干部“云党课”,将课程链接和课程二维码通过“五华枫林”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进行转发,让广大离退休干部足不出户,利用智能手机或电脑就实现同步在线学习。
着力推进服务管理精准化
结合“四就近”工作,建立集学习、活动、咨询、义诊、救助等为一体的“云岭爱心助老服务站”。在局机关干部、离退休干部党员、助老员、社会热心人士中建立“云岭爱心助老五华送学上门、云岭爱心助老五华医疗救助、云岭爱心助老五华生活服务”志愿者队伍,对鳏寡独居、空巢、高龄和失能离休干部开展送学上门、送慰藉上门、送服务上门的助老志愿服务。“七个精准”贯穿全程。精准完善离退休干部基础信息、精准了解离退休干部“两项待遇”的落实情况、精准发现离退休干部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精准收集离退休干部的意见和建议、精准掌握助老员服务离休干部的情况、精准摸查各单位在开展离退休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精准征询离退休干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意愿。“七个精准”的相关内容由工作人员和助老员登门走访时填写收回,为做好精准服务和建立离退休干部信息平台提供基础数据。“六级联动”服务到位。采取由区委领导、区委老干部局组织,离退休干部所在单位实施,离退休干部居住地街道办事处、社区和家属共同参与的“六级联动”的方式,加强对离休干部和副科以上退休干部的走访,为老同志提供更加全面、快捷、优质、便利的服务。
着力推进关心照顾精准化
完善离休干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服务。建立离退休干部困难帮扶联动机制,协调离退休干部所在单位和区属各职能部门加大帮扶力度。组织开展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益寿益智的文体活动,使老干部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每年春节、敬老节和老同志住院期间,区委老干部局、街道及助老员对离休干部进行慰问。
(五华区委老干部局 供稿)